《上海艺术评论》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艺术评论人才培养的五大支柱及其实践探索

 
来源:上海艺术评论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02
 
一、艺术评论人才的新需求与新特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艺术家的创作实践在形式与内容的双重层面吸收了新元素,并呈现出新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更是不断推陈出新。“85美术新潮”带动了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多媒体影像等新兴艺术表达方式的多元化发展。21世纪以来,艺术创作联手学术策展、艺术批评及新媒介传播等途径,呈现出鲜明的跨界性。如今,放眼国际艺术环境,大地艺术、公共艺术、互动装置、小剧场演出等形式已成为国外知名艺术家擅长的领域。步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当代艺术家将在洋为中用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包含传统审美文化内核且具有当代性的作品更是层出不穷。 多元、开放、全面的当代艺术实践需要复合型艺术评论人才的配合[1]。从国内高校艺术史论专业的培养来看,学生在校期间接触的多是传统经典艺术,而极少以策展布展、学术沙龙、艺术新闻或撰写批评等方式跟进当代艺术活动。就目前的培养模式,理论落实到艺术实践中的周期过长,导致理论无法来源于实践,亦无法服务实践或转化为实践。在有限的学院教育时间内,难以要求学生进行规范甚至出色的作品阐释、艺术访谈及展览策划。在本科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史论系学生自觉或被动地加大了艺术哲学及美学理论的学习比重。因而,本科阶段被搁置的接触当代艺术的机会更加难以实现。因此,使“传统”与“当代”“理论”与“实践”“本位”与“跨界”“个体”与“共同体”等元素呈现齐头并进的趋势,是新时代艺术评论人才培养工作不可忽视的大方向。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及实训环节深入响应这一趋势要求,以下就既有创新实验项目成果列举五个支柱,作为教学改革的有益参考。 二、第一支柱:艺术史论及艺术哲学 在高校接受专业知识及技能的训练并于社会工作中不断得到提升,是人才培养的一般模式。在艺术媒体及画廊机构等工作中得到锻炼是艺术评论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但求学期间已掌握的艺术史知识对工作而言是第一位的,是决定其所撰写的艺术评论具有专业水平的关键[2]。对工作而言,充分具备中西方美学知识及艺术哲学素养,是提升层次的重要因素。因此,艺术评论人才培养的第一支柱是艺术史论及艺术哲学。 目前,这一领域的培养在综合类艺术高校艺术评论专业教学计划的设置中占据一席之地,但明显出现两大不足。第一,对中外当代艺术史的知识传授不足,或具有局限性,无法紧跟当代艺术史的前沿发展动态;第二,艺术哲学理论与艺术史教学及实践脱节,引导学生运用艺术哲学理论来开展艺术评论不足以支撑日后的评论工作。 这两大不足导致了两种后果,其一,培养对象毕业后进入艺术机构工作,直接面对的不完全是传统艺术作品,因而对许多当代艺术作品如装置艺术、影像艺术等新兴艺术形态无法进行深层次把握;其二,学生所撰写的艺术评论往往浮于表面,宏观的艺术历史感较弱,无法对当代艺术家的艺术史地位和审美价值做出恰当评判,对哲思深刻的作品内涵挖掘得不够到位,或者写出的评论依旧是艺考培训班模式化生产的产品,难以呈现佳作[3]。因此,持续夯实理论基础是艺术评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 三、第二支柱:对话艺术群体的访谈 经过艺考考前培训的培养对象在升入大学学习艺术史论后,难以从高考备考培训设定的模式中走出来,找到富有自身特色的评论撰写风格。由于认为艺术评论的撰写可简单依靠固定模式,其撰写的艺术评论好似流水线生产的产品一般,有的评论甚至放在多个作品上都适用。撰写出色的艺术评论自然有章可循,但此“章”非彼“章”,并不是三段式结构或依靠引用名家名言即可提升文章层次。 因此,除了引导学生尽量广泛地阅读精彩的艺术评论佳作来增强理论素养外,教师让学生从低年级便接触初步的艺术媒体工作也是有益的。尤其在综合类艺术院校内部,鼓励学生开展跨院系艺术访谈便是一种新的尝试。以艺术概论及艺术评论的授课过程为契机,要求学生在校内寻找优秀的在校生进行采访并为其撰写评论,是充分发挥综合类艺术院校优势、盘活校内艺术创作资源的创新举措。除此之外,参与艺术展览策划与布展对艺术评论人才的培养也是非常有益的。在进行两年的艺术媒体能力训练之后,高年级学生便可与作为教师和校友的艺术家展开接触,撰写艺术专访稿及评论文章,并在本地艺术媒体上发表,从而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四、第三支柱:艺术策展的模拟训练 从近五年全球知名艺术展览的特色趋势来看,策展人身份、选题构想及布展方案呈现明显的跨界性。展览主题的哲学性、文化性及公众性程度日渐上升,展览方式的开放性、参与性及媒介性已成常态[4]。评论与策展已经一体不分,将评论的构思融入策展,或以策展的架构去对话评论,皆为理想的授课方式。例如,在讲授隋建国的雕塑艺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时间”与“时代”为关键词进行讨论,并让他们提交模拟策展方案;在讲授张晓刚的绘画作品时,教师可以通过“家庭”这一关键词来启发学生思考并提交模拟策展方案。学生须了解艺术家的全部作品,归纳出审美风格并梳理发展脉络,检索相关评论及访谈文献,对艺术创作信息进行全方位把握。这些工作习惯及相应的能力是出色艺术评论人才不可缺少的。 第三支柱的提出还基于两方面考量。首先,校内艺术访谈是盘活资源、增进宣传的双赢措施。其次,因为条件受限,许多高校目前已搬离市区,城郊的地理位置不便于学生往返市区进行采访,而这一矛盾在校内的艺术访谈实践中可被解决,不仅具有具体实践的可行性,还具有最终成果层面的多赢成效。 五、第四支柱:体验实际的艺术创作 从目前艺术院校专业设置的情况来看,兼具理论与实践的专业方向较少,技能型学生与理论型学生的培养模式差异较大,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好的艺术评论离不开创作实践,为艺术评论专业的培养对象提供适当的艺术创作机会,是有益于其深入体验实际艺术创作,进而更加细致地撰写评论的有效途径[5]。当代艺术的典型特征是观念性、跨界性、时代性及多元媒材的使用等,这就要求艺术家除基本功之外,在作品所传达的观念上也要下一番功夫。涉及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不仅包含艺术技巧,也包含前述三大支柱的内容。 对艺术评论人才培养而言,这是深化理论并使之落地的重要环节。例如,在讲授徐冰的艺术创作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成为自己设计新英文书法签名的作业;讲授宋冬的艺术创作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的闲置物制作装置艺术作品;讲授雕塑作品时,教师鼓励学生以黏土等常见材料进行实际操作。此外,由于艺术策展被视为创作的一种形态,非技能型学生的艺术创作还可以与模拟策展训练相结合。 六、第五支柱:艺术新媒体编辑运营 当前,“网络媒介的运用以及网络媒介与艺术课程教学的整合还不尽如人意”[6],这一矛盾在各层级教育体系中多有存在。新媒体尤其自媒体的崛起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艺术评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实践平台。 艺术新媒体运营实训课作为高校美育的一部分,必须将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关键素养来强调,使培养对象清楚地意识到新媒体语境下在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同时借由自媒体散播正能量、制造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性。“在保证文化与文学艺术丰富多样发展的前提下,适当净化文化市场,杜绝低俗文化……是我们美学工作者与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所在。[7]”培养对象的职业道德对人才教育而言是根本性的,对艺术评论未来的发展更是至关重要。哗众取宠、夺人眼球的异端思想、网络暴力、低俗价值观泛滥等问题,无病呻吟、言之无物的文字堆砌式艺术评论弊端,都是避免在文艺评论中出现的倾向。本科生的三观尚处于形成中,教师要协助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是美育目标,要使之“在现代社会中保持自己应有的审美悟性和活力”[8]。 结 语 五大支柱是培养精英型艺术评论人才的途径和目标。“所谓艺术管理精英,是兼顾艺术史论学术建构、艺术批评、艺术策展等多样才能并熟悉当代艺术市场及艺术机构运营的高端艺术管理人才。[9]”就全球化当代艺术的未来发展前景而言,综合素养是开展高效工作的必要前提。在有限的本科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培养对象具备多种能力成为跨学科交叉教研活动的重要课题,值得综合类艺术高校教学团队深入思考与实践探索。 [1] 许燕钏.现代“快”的艺术批评——谈艺术批评与艺术创作[J].艺术科技,2019,32(04):167. [2] 刘剑.大众传播与现代艺术批评的兴起[J].艺术评论,2017(06):23-30. [3] 唐宏峰.艺术批评的“同时代性”——批评家作为文艺高峰的测峰者[J].民族艺术研究,2019,32(02):29-37. [4] 徐承.当代艺术批评的归途与人的审美发展[J].美育学刊,2019,10(05):29-33. [5] 潘英慧.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艺术批评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丝路传播(下),2019(10):181-183. [6] 周伟业.网络美育——艺术教育的媒介视角[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2. [7] 曾繁仁.现代美育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354. [8] 袁济喜.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528. [9] 刘心恬.论新时代艺术管理精英培养的跨界性[A].新时代艺术管理的新使命与新格局——高等院校艺术管理研究[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9:316-323. 一、艺术评论人才的新需求与新特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艺术家的创作实践在形式与内容的双重层面吸收了新元素,并呈现出新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更是不断推陈出新。“85美术新潮”带动了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多媒体影像等新兴艺术表达方式的多元化发展。21世纪以来,艺术创作联手学术策展、艺术批评及新媒介传播等途径,呈现出鲜明的跨界性。如今,放眼国际艺术环境,大地艺术、公共艺术、互动装置、小剧场演出等形式已成为国外知名艺术家擅长的领域。步入21世纪第三个十年,当代艺术家将在洋为中用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包含传统审美文化内核且具有当代性的作品更是层出不穷。多元、开放、全面的当代艺术实践需要复合型艺术评论人才的配合[1]。从国内高校艺术史论专业的培养来看,学生在校期间接触的多是传统经典艺术,而极少以策展布展、学术沙龙、艺术新闻或撰写批评等方式跟进当代艺术活动。就目前的培养模式,理论落实到艺术实践中的周期过长,导致理论无法来源于实践,亦无法服务实践或转化为实践。在有限的学院教育时间内,难以要求学生进行规范甚至出色的作品阐释、艺术访谈及展览策划。在本科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入研究生阶段后,史论系学生自觉或被动地加大了艺术哲学及美学理论的学习比重。因而,本科阶段被搁置的接触当代艺术的机会更加难以实现。因此,使“传统”与“当代”“理论”与“实践”“本位”与“跨界”“个体”与“共同体”等元素呈现齐头并进的趋势,是新时代艺术评论人才培养工作不可忽视的大方向。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及实训环节深入响应这一趋势要求,以下就既有创新实验项目成果列举五个支柱,作为教学改革的有益参考。二、第一支柱:艺术史论及艺术哲学在高校接受专业知识及技能的训练并于社会工作中不断得到提升,是人才培养的一般模式。在艺术媒体及画廊机构等工作中得到锻炼是艺术评论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但求学期间已掌握的艺术史知识对工作而言是第一位的,是决定其所撰写的艺术评论具有专业水平的关键[2]。对工作而言,充分具备中西方美学知识及艺术哲学素养,是提升层次的重要因素。因此,艺术评论人才培养的第一支柱是艺术史论及艺术哲学。目前,这一领域的培养在综合类艺术高校艺术评论专业教学计划的设置中占据一席之地,但明显出现两大不足。第一,对中外当代艺术史的知识传授不足,或具有局限性,无法紧跟当代艺术史的前沿发展动态;第二,艺术哲学理论与艺术史教学及实践脱节,引导学生运用艺术哲学理论来开展艺术评论不足以支撑日后的评论工作。这两大不足导致了两种后果,其一,培养对象毕业后进入艺术机构工作,直接面对的不完全是传统艺术作品,因而对许多当代艺术作品如装置艺术、影像艺术等新兴艺术形态无法进行深层次把握;其二,学生所撰写的艺术评论往往浮于表面,宏观的艺术历史感较弱,无法对当代艺术家的艺术史地位和审美价值做出恰当评判,对哲思深刻的作品内涵挖掘得不够到位,或者写出的评论依旧是艺考培训班模式化生产的产品,难以呈现佳作[3]。因此,持续夯实理论基础是艺术评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三、第二支柱:对话艺术群体的访谈经过艺考考前培训的培养对象在升入大学学习艺术史论后,难以从高考备考培训设定的模式中走出来,找到富有自身特色的评论撰写风格。由于认为艺术评论的撰写可简单依靠固定模式,其撰写的艺术评论好似流水线生产的产品一般,有的评论甚至放在多个作品上都适用。撰写出色的艺术评论自然有章可循,但此“章”非彼“章”,并不是三段式结构或依靠引用名家名言即可提升文章层次。因此,除了引导学生尽量广泛地阅读精彩的艺术评论佳作来增强理论素养外,教师让学生从低年级便接触初步的艺术媒体工作也是有益的。尤其在综合类艺术院校内部,鼓励学生开展跨院系艺术访谈便是一种新的尝试。以艺术概论及艺术评论的授课过程为契机,要求学生在校内寻找优秀的在校生进行采访并为其撰写评论,是充分发挥综合类艺术院校优势、盘活校内艺术创作资源的创新举措。除此之外,参与艺术展览策划与布展对艺术评论人才的培养也是非常有益的。在进行两年的艺术媒体能力训练之后,高年级学生便可与作为教师和校友的艺术家展开接触,撰写艺术专访稿及评论文章,并在本地艺术媒体上发表,从而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四、第三支柱:艺术策展的模拟训练从近五年全球知名艺术展览的特色趋势来看,策展人身份、选题构想及布展方案呈现明显的跨界性。展览主题的哲学性、文化性及公众性程度日渐上升,展览方式的开放性、参与性及媒介性已成常态[4]。评论与策展已经一体不分,将评论的构思融入策展,或以策展的架构去对话评论,皆为理想的授课方式。例如,在讲授隋建国的雕塑艺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时间”与“时代”为关键词进行讨论,并让他们提交模拟策展方案;在讲授张晓刚的绘画作品时,教师可以通过“家庭”这一关键词来启发学生思考并提交模拟策展方案。学生须了解艺术家的全部作品,归纳出审美风格并梳理发展脉络,检索相关评论及访谈文献,对艺术创作信息进行全方位把握。这些工作习惯及相应的能力是出色艺术评论人才不可缺少的。第三支柱的提出还基于两方面考量。首先,校内艺术访谈是盘活资源、增进宣传的双赢措施。其次,因为条件受限,许多高校目前已搬离市区,城郊的地理位置不便于学生往返市区进行采访,而这一矛盾在校内的艺术访谈实践中可被解决,不仅具有具体实践的可行性,还具有最终成果层面的多赢成效。五、第四支柱:体验实际的艺术创作从目前艺术院校专业设置的情况来看,兼具理论与实践的专业方向较少,技能型学生与理论型学生的培养模式差异较大,两极分化比较明显。好的艺术评论离不开创作实践,为艺术评论专业的培养对象提供适当的艺术创作机会,是有益于其深入体验实际艺术创作,进而更加细致地撰写评论的有效途径[5]。当代艺术的典型特征是观念性、跨界性、时代性及多元媒材的使用等,这就要求艺术家除基本功之外,在作品所传达的观念上也要下一番功夫。涉及的专业知识及技能不仅包含艺术技巧,也包含前述三大支柱的内容。对艺术评论人才培养而言,这是深化理论并使之落地的重要环节。例如,在讲授徐冰的艺术创作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成为自己设计新英文书法签名的作业;讲授宋冬的艺术创作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生活中的闲置物制作装置艺术作品;讲授雕塑作品时,教师鼓励学生以黏土等常见材料进行实际操作。此外,由于艺术策展被视为创作的一种形态,非技能型学生的艺术创作还可以与模拟策展训练相结合。六、第五支柱:艺术新媒体编辑运营当前,“网络媒介的运用以及网络媒介与艺术课程教学的整合还不尽如人意”[6],这一矛盾在各层级教育体系中多有存在。新媒体尤其自媒体的崛起为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新思路,也为艺术评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实践平台。艺术新媒体运营实训课作为高校美育的一部分,必须将良好的职业道德作为关键素养来强调,使培养对象清楚地意识到新媒体语境下在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的同时借由自媒体散播正能量、制造正确舆论导向的重要性。“在保证文化与文学艺术丰富多样发展的前提下,适当净化文化市场,杜绝低俗文化……是我们美学工作者与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所在。[7]”培养对象的职业道德对人才教育而言是根本性的,对艺术评论未来的发展更是至关重要。哗众取宠、夺人眼球的异端思想、网络暴力、低俗价值观泛滥等问题,无病呻吟、言之无物的文字堆砌式艺术评论弊端,都是避免在文艺评论中出现的倾向。本科生的三观尚处于形成中,教师要协助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是美育目标,要使之“在现代社会中保持自己应有的审美悟性和活力”[8]。结 语五大支柱是培养精英型艺术评论人才的途径和目标。“所谓艺术管理精英,是兼顾艺术史论学术建构、艺术批评、艺术策展等多样才能并熟悉当代艺术市场及艺术机构运营的高端艺术管理人才。[9]”就全球化当代艺术的未来发展前景而言,综合素养是开展高效工作的必要前提。在有限的本科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培养对象具备多种能力成为跨学科交叉教研活动的重要课题,值得综合类艺术高校教学团队深入思考与实践探索。[参考文献][1] 许燕钏.现代“快”的艺术批评——谈艺术批评与艺术创作[J].艺术科技,2019,32(04):167.[2] 刘剑.大众传播与现代艺术批评的兴起[J].艺术评论,2017(06):23-30.[3] 唐宏峰.艺术批评的“同时代性”——批评家作为文艺高峰的测峰者[J].民族艺术研究,2019,32(02):29-37.[4] 徐承.当代艺术批评的归途与人的审美发展[J].美育学刊,2019,10(05):29-33.[5] 潘英慧.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艺术批评的问题及策略研究[J].丝路传播(下),2019(10):181-183.[6] 周伟业.网络美育——艺术教育的媒介视角[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2.[7] 曾繁仁.现代美育理[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6:354.[8] 袁济喜.传统美育与当代人格[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528.[9] 刘心恬.论新时代艺术管理精英培养的跨界性[A].新时代艺术管理的新使命与新格局——高等院校艺术管理研究[C].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9:316-323.

文章来源:上海艺术评论 网址: http://shyspl.400nongye.com/lunwen/itemid-24061.shtml


上一篇: 形式与真谛:David Sylvester的艺术评论
下一篇: 社会学及统计学论文_“帮忙”也要有边界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上海艺术评论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